跳到主要內容

ShellScript-Linux AutoLogin

Problem

為了利於測試,先前做過各個不同作業系統的自動登入(link)。隨著測試機逐日增加,為了節省時間與練習shellscript,因此決定寫一個script將設置自動登入的動作給簡單化。但面對不同的Linux,會有不同的自動登入方式,我也很直接的針對不同Distribution使用不同的做法。目前我所支援的作業系統為SLES11、RHEL5、RHEL6、CentOS5、CentOS6。

How to?

確認Linux Distribution

首先我們可以透過/etc/issue去判斷作業系統版本。以下是我收集的資訊:
Welcome to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0 SP2
Welcome to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1 SP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6.0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5.6
CentOS release 5.6
CentOS Linux release 6.0
作法是透過grep指令去判斷/etc/issue檔案是否有出現對應的OS Pattern。SLES判斷是否有SUSE;CentOS/RHEL則是判斷開頭字串與主要版本號;其它的顯示不支援。找到對應的Distribution後就呼叫對應的function。這裡設置OS_INFO_FILE變數為$1與將實際操作寫為各個function,主要是為了便於測試,不然系統檔改壞就要DRBL了。
OS_INFO_FILE=$1
if [ "$1" == "" ]; then
	OS_INFO_FILE=/etc/issue
fi
 
if grep SUSE $OS_INFO_FILE > /dev/null; then
	setupAL_SLES
elif grep -e "\(CentOS\)\|\(Red Hat\).*5\.*" $OS_INFO_FILE > /dev/null; then
	setupAL_RHEL5
elif grep -e "\(CentOS\)\|\(Red Hat\).*6\.*" $OS_INFO_FILE > /dev/null; then
	setupAL_RHEL6
else 
	echo Not support on \"`cat "$OS_INFO_FILE"`\". Please setup autologin by yourself.
fi

SUSE

SUSE只要將displaymanager檔案中的DISPLAYMANAGER_AUTOLOGIN屬性設定自動登入的使用者即可。sed的-i參數可以將修改內容直接反映到處理的檔案。但我曾在網上看到有人說某些Linux不支援,如果不支援可以改採暫存檔案的方式去處理。另外大家可以發現,在做修改之前都會去產生一個.bak檔案,這是為了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錯誤!
function setupAL_SLES()
{
	config_path=/etc/sysconfig/displaymanager
	cp $config_path $config_path.bak
	sed -i 's/DISPLAYMANAGER_AUTOLOGIN=".*"/DISPLAYMANAGER_AUTOLOGIN="root"/g' $config_path
}

CentOS6/RHEL6

CentOS6/RHEL6要在custom.conf的[daemon]區塊中加入對應的設定。考量先前可能已有設定過之情況,我透過sed的-e參數去下多個處理動作包含:
  1. 刪除以AutomaticLogin開頭的列。
  2. 將[daemon]取代為[daemon]加必要屬性。這個做法可以讓我不需考慮字串插入位置的問題。
function setupAL_RHEL6()
{
	config_path=/etc/gdm/custom.conf
	cp $config_path $config_path.bak
	sed -i -e '/^AutomaticLogin.*=.*/d' -e 's/\[daemon\]/\[daemon\]\nAutomaticLoginEnable=True\nAutomaticLogin=root/g' $config_path
}

CentOS5/RHEL5

其實CentOS5/RHEL5也可以使用CentOS6/RHEL6的方法,但如果是root就不行了。因此我還是只能採取較複雜的做法,要處理的檔案包含/etc/inittab與/root/.bash_profile。inittab部分比較簡單,我只需要取代default的run-level與tty1的參數即可,我使用兩個command替我做這件事情。.bash_profile的部分也必須考量先前設置過的情況,因此我透過sed將做自動登入的那三行script刪除,刪除方式是找$DISPLAY為開始而為fi結束,最後再把這三行script重新寫入。會另外做刪除startx是因為舊的測試環境沒做tty1的判斷,我必須去處理先前版本做法的情況。
function setupAL_RHEL5()
{
	inittab_path=/etc/inittab
	bash_profile_path=/root/.bash_profile	
	cp $inittab_path $inittab_path.bak
	cp $bash_profile_path $bash_profile_path.bak
	sed -i -e 's/id:5:init/id:3:init/g' -e 's/\/sbin\/mingetty tty1/\/sbin\/mingetty --autologin root tty1/g' $inittab_path
	sed -i -e '/$DISPLAY/,/fi/d' -e '/startx/d' $bash_profile_path
	start_x_str='\nif [ -z "$DISPLAY" ] && [ "$(tty)" = "/dev/tty1" ]; then\n       startx\nfi'
	echo -e $start_x_str >> $bash_profile_path
}

Summary

由於對sed指令還不夠熟悉,我撰寫這些script最花時間有兩個地方:
  1. 我想做的事情不曉得是否有對應的語法,必須花時間查
  2. 嘗試特殊字元與變數的標示方式
我想高手們一定可以寫出更簡潔的語法,但對我來說,寫出我看得懂的語法比較重要。另外提供給大家下載的source code中,也包含一些我撰寫時使用的測試資料,大家可以自行修改處理路徑去看看script對應的行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解決RobotFramework從3.1.2升級到3.2.2之後,Choose File突然會整個Hand住的問題

考慮到自動測試環境的維護,我們很久以前就使用java去執行robot framework。前陣子開始處理從3.1.2升級到3.2.2的事情,主要先把明確的runtime語法錯誤與deprecate item處理好,這部分內容可以參考: link 。 直到最近才發現,透過SeleniumLibrary執行Choose File去上傳檔案的動作,會導致測試案例timeout。本篇文章主要分享心路歷程與解決方法,我也送了一條issue給robot framework: link 。 我的環境如下: RobotFramework: 3.2.2 Selenium: 3.141.0 SeleniumLibrary: 3.3.1 Remote Selenium Version: selenium-server-standalone-3.141.59 首先並非所有Choose File的動作都會hang住,有些測試案例是可以執行的,但是上傳一個作業系統ISO檔案一定會發生問題。後來我透過wireshark去比對新舊版本的上傳動作,因為我使用 Remote Selenium ,所以Selenium會先把檔案透過REST API發送到Remote Selenium Server上。從下圖我們可以發現,在3.2.2的最後一個TCP封包,比3.1.2大概少了500個bytes。 於是就開始了我trace code之路。包含SeleniumLibrary產生要送給Remote Selenium Server的request內容,還有HTTP Content-Length的計算,我都確認過沒有問題。 最後發現問題是出在socket API的使用上,就是下圖的這支code: 最後發現可能因為開始使用nio的方式送資料,但沒處理到尚未送完的資料內容,而導致發生問題。加一個loop去做計算就可以解決了。 最後我有把解法提供給robot framework官方,在他們出新的版本之前,我是將改完的_socket.py放在我們自己的Lib底下,好讓我們測試可以正常進行。(shutil.py應該也是為了解某個bug而產生的樣子..)

Show NIC selection when setting the network command with the device option

 Problem  在answer file中設定網卡名稱後,安裝時會停在以下畫面: 所使用的command參數如下: network --onboot = yes --bootproto =dhcp --ipv6 =auto --device =eth1 Diagnostic Result 這樣的參數,以前試驗過是可以安裝完成的。因此在發生這個問題後,我檢查了它的debug console: 從console得知,eth1可能是沒有連接網路線或者是網路太慢而導致的問題。後來和Ivy再三確認,有問題的是有接網路線的網卡,且問題是發生在activate階段: Solution 我想既然有retry應該就有次數或者timeout限制,因此發現在Anaconda的說明文件中( link ),有提到dhcptimeout這個boot參數。看了一些人的使用範例,應該是可以直接串在isolinux.cfg中,如下: default linux ksdevice = link ip =dhcp ks =cdrom: / ks.cfg dhcptimeout = 90 然而我在RHEL/CentOS 6.7與6.8試驗後都無效。 因此我就拿了顯示的錯誤字串,問問Google大師,想找一下Anaconda source code來看一下。最後找到別人根據Anaconda code修改的版本: link ,關鍵在於setupIfaceStruct函式中的setupIfaceStruct與readNetConfig: setupIfaceStruct: 會在dhcp時設定dhcptimeout。 readNetConfig: 在writeEnabledNetInfo將timeout寫入dhclient config中;在wait_for_iface_activation內會根據timeout做retry。 再來從log與code可以得知,它讀取的檔案是answer file而不是boot command line。因此我接下來的測試,就是在answer file的network command上加入dhcptimeout: network --onboot = yes --bootproto =dhcp --ipv6 =auto --device =eth1 --...

Robot Framework - Evaluate該怎麼用?

Evaluate該怎麼用? 前言 Builtin的RobotFramework Library提供了Evaluate Keyword。它所提供的功能是「執行Python描述句」。但實際上到底有什麼用途呢?原本我僅僅拿來將string轉為int的功用,經過一些查詢與試驗,我將心得整理給大家。 Builtin Builtin的function可以參考Library Doc for Evaluate。我以有使用過的function做說明。 數字轉換 Python提供了int、long、float與complex等function讓你可以將字串轉為數字,也可以透過它們做四則運算。首先以字串轉數字為例,我將8設於${num_str}中,再透過Evaluate+int轉為數字。這裡必須注意的是: 「int()中放變數必須以單引號'括起」。否則,假如你設定的數字為08,在轉換int時會出現Syntax Error。 ${num_str} | Set Variable | 8 ${num} | Evaluate | int('${num_str}') 其中int與long的第二個參數為base,這是根據你的input所決定: Comment | num = 9 ${num} | Evaluate | int('11', 8) Comment | num = 11 ${num} | Evaluate | int('11', 10) Comment | num = 17 ${num} | Evaluate | int('11', 16) 其它還有像bin、oct、hex,可以將整數轉為2、8、16進位。 運算 四則運算: 直接將運算子加上即可: ${num} | Evaluate | int('${hour}')*60 + int('${min}') 指數: 可以用pow。以下面兩個例子來說,第一個是2的3次方為8,第二個是2的3次方再mod 7為1。需注意的是: 「傳入值必須是數字不可為字串」。 ${num} | Evaluate | pow(2,3) ${num} | Evaluate | pow(2,3,7) 取最大最小值: 使用max/min,可以選擇丟一個array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