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使用Performance Monitor監控CPU、Memory、Network與Disks

Purpose

我希望能夠在裝某個軟體後,知道它對系統效能的影響。我們使用Windows Vista之後所內建的Performance Monitor,去對CPU、Memory、Network與Disks四個項目做監控與評估。接下來將告訴大家如何使用這個工具去達到這個目的。

Create New Data Collector Set

在Data Collector Sets中,System Performance已提供大部分能滿足我們需求的內容。包含: (只列出我們需要的部分,實際有更多資訊)

  • CPU: CPU使用率。
  • Memory: Memory使用率。
  • Network: 每秒接收或送出的封包、接受與送出所使用掉的Bytes數。
  • Disks: 硬碟每秒的讀寫速度。

但我們還需要硬碟的使用量與定義收集資料的時間(預設1分鐘)。首先來建立一個新的Data Collector Set:

  1. 在User Defined點右鍵 > New > Data Collector Set。
  2. 輸入自訂名稱,選擇Create from a template。
  3. 選擇System Performance為範本。
  4. 直接按Finish。(後續的設定不是這麼重要)

Change Properties

為了要設定我們想要的監控時間,我們可以做工作排程或設置停止監控的時間:
  1. 對Data Collector Set點右鍵。
  2. 選擇Properties。
  3. 切到Stop Condition的頁籤。
  4. 選擇多久後停止。
如果是為了要知道某些時段的效能,可以切到Schedule頁籤設定時間區段。

Change Performance Counter

在System Performance範本中,僅提供PhysicalDisk Counter。我們需要的剩餘空間(Free Space)是屬於LogicalDisk Counter,所以我們必須新增這個Counter。
  1. 選擇新增的Data Collector Counter。
  2. 雙擊右邊的Performance Counter會出現Performance Counter Properties對話盒。
  3. 點擊Add,並找尋LogicalDisk。
  4. LogicalDisk包含許多項目,我選擇所有加入。
  5. 加入LogicalDisk <All Instances>項目至右方,你也可以選擇你要監控的磁碟分割。
  6. 按OK關閉新增Counter與修改Properties對話盒,即新增完成。
在Properties對話盒中,你也可以針對不同Counter,選擇採樣Interval時間。
其實我們只需要Free Space,但想說反正都做一次功,就一起抓一抓。最後等到報表再選擇想要呈現的部分。

Running

對要執行的Data Collector Counter點右鍵並點Start,即開始執行(同時間只允許一個工作)。此時Reports對應目錄中會產生出顯示還在執行的報表:

Reports

在工作執行完成後,點擊Report會有文字報表,大致看這張就可以知道結果了。

但如果要提供更能說服人的圖表,如監控時間的效能變化折線圖,可以對Report右鍵>View>Performance Monitor:

圖表畫面如下:
a: 查看當前活動內容。
b: Performance Monitor的屬性。
c: 改變圖表種類。
d: 新增要顯示的Counter內容。
e: 目前顯示的Counters列表。
屬性對話盒主要可以讓你選擇資料來源與顯示的Counters項目,算是設定大雜燴:

Summary

整體來說,算是很勇猛的工具,光CPU、Memory、Network與Disks就足夠讓我判斷某個軟體吃不吃資源。在這篇文章中,我只講我所需要的部分,其中更詳細的設定,可能要等到我有需要才會深究吧! 最後附上一張我用的Counters:
(其中Network Interface是針對某張網卡顯示,Processor也可以針對某個Core顯示)

Referenc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解決RobotFramework從3.1.2升級到3.2.2之後,Choose File突然會整個Hand住的問題

考慮到自動測試環境的維護,我們很久以前就使用java去執行robot framework。前陣子開始處理從3.1.2升級到3.2.2的事情,主要先把明確的runtime語法錯誤與deprecate item處理好,這部分內容可以參考: link 。 直到最近才發現,透過SeleniumLibrary執行Choose File去上傳檔案的動作,會導致測試案例timeout。本篇文章主要分享心路歷程與解決方法,我也送了一條issue給robot framework: link 。 我的環境如下: RobotFramework: 3.2.2 Selenium: 3.141.0 SeleniumLibrary: 3.3.1 Remote Selenium Version: selenium-server-standalone-3.141.59 首先並非所有Choose File的動作都會hang住,有些測試案例是可以執行的,但是上傳一個作業系統ISO檔案一定會發生問題。後來我透過wireshark去比對新舊版本的上傳動作,因為我使用 Remote Selenium ,所以Selenium會先把檔案透過REST API發送到Remote Selenium Server上。從下圖我們可以發現,在3.2.2的最後一個TCP封包,比3.1.2大概少了500個bytes。 於是就開始了我trace code之路。包含SeleniumLibrary產生要送給Remote Selenium Server的request內容,還有HTTP Content-Length的計算,我都確認過沒有問題。 最後發現問題是出在socket API的使用上,就是下圖的這支code: 最後發現可能因為開始使用nio的方式送資料,但沒處理到尚未送完的資料內容,而導致發生問題。加一個loop去做計算就可以解決了。 最後我有把解法提供給robot framework官方,在他們出新的版本之前,我是將改完的_socket.py放在我們自己的Lib底下,好讓我們測試可以正常進行。(shutil.py應該也是為了解某個bug而產生的樣子..)

Show NIC selection when setting the network command with the device option

 Problem  在answer file中設定網卡名稱後,安裝時會停在以下畫面: 所使用的command參數如下: network --onboot = yes --bootproto =dhcp --ipv6 =auto --device =eth1 Diagnostic Result 這樣的參數,以前試驗過是可以安裝完成的。因此在發生這個問題後,我檢查了它的debug console: 從console得知,eth1可能是沒有連接網路線或者是網路太慢而導致的問題。後來和Ivy再三確認,有問題的是有接網路線的網卡,且問題是發生在activate階段: Solution 我想既然有retry應該就有次數或者timeout限制,因此發現在Anaconda的說明文件中( link ),有提到dhcptimeout這個boot參數。看了一些人的使用範例,應該是可以直接串在isolinux.cfg中,如下: default linux ksdevice = link ip =dhcp ks =cdrom: / ks.cfg dhcptimeout = 90 然而我在RHEL/CentOS 6.7與6.8試驗後都無效。 因此我就拿了顯示的錯誤字串,問問Google大師,想找一下Anaconda source code來看一下。最後找到別人根據Anaconda code修改的版本: link ,關鍵在於setupIfaceStruct函式中的setupIfaceStruct與readNetConfig: setupIfaceStruct: 會在dhcp時設定dhcptimeout。 readNetConfig: 在writeEnabledNetInfo將timeout寫入dhclient config中;在wait_for_iface_activation內會根據timeout做retry。 再來從log與code可以得知,它讀取的檔案是answer file而不是boot command line。因此我接下來的測試,就是在answer file的network command上加入dhcptimeout: network --onboot = yes --bootproto =dhcp --ipv6 =auto --device =eth1 --...

Robot Framework - Evaluate該怎麼用?

Evaluate該怎麼用? 前言 Builtin的RobotFramework Library提供了Evaluate Keyword。它所提供的功能是「執行Python描述句」。但實際上到底有什麼用途呢?原本我僅僅拿來將string轉為int的功用,經過一些查詢與試驗,我將心得整理給大家。 Builtin Builtin的function可以參考Library Doc for Evaluate。我以有使用過的function做說明。 數字轉換 Python提供了int、long、float與complex等function讓你可以將字串轉為數字,也可以透過它們做四則運算。首先以字串轉數字為例,我將8設於${num_str}中,再透過Evaluate+int轉為數字。這裡必須注意的是: 「int()中放變數必須以單引號'括起」。否則,假如你設定的數字為08,在轉換int時會出現Syntax Error。 ${num_str} | Set Variable | 8 ${num} | Evaluate | int('${num_str}') 其中int與long的第二個參數為base,這是根據你的input所決定: Comment | num = 9 ${num} | Evaluate | int('11', 8) Comment | num = 11 ${num} | Evaluate | int('11', 10) Comment | num = 17 ${num} | Evaluate | int('11', 16) 其它還有像bin、oct、hex,可以將整數轉為2、8、16進位。 運算 四則運算: 直接將運算子加上即可: ${num} | Evaluate | int('${hour}')*60 + int('${min}') 指數: 可以用pow。以下面兩個例子來說,第一個是2的3次方為8,第二個是2的3次方再mod 7為1。需注意的是: 「傳入值必須是數字不可為字串」。 ${num} | Evaluate | pow(2,3) ${num} | Evaluate | pow(2,3,7) 取最大最小值: 使用max/min,可以選擇丟一個array的方式...